2023年7月20日,重慶人文科技學院“扎根稻田旅,尋覓非遺行”實踐團在重慶市酉陽縣花田鄉何家巖村進行實地走訪調研前了解到:何家巖“村依巖而生,田以梯為形,民以耕為樂”由于當地晝夜溫差大,土壤肥沃,水質優良,產出的花田大米粒細體長、質白如玉,口感香甜、軟糯爽滑,從北宋開始就被歷代朝廷定為“貢米”,當地稻田“花田貢米”的名聲也由此而來。本次實踐團以深入稻田,實地走訪調研的方式探尋曾經的貧困村是如何通過數字化賦能稻田,實現共富村的十年蝶變。
曾經的何家巖盡管擁有著先天優質的自然資源,卻因為地理位置偏遠、村中人力資源稀缺,導致大多數梯田被荒僻。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在當地政府的幫扶下,何家巖村高舉“生態精品”的大旗,發展生態精品農業,并通過打造萬畝水稻基地,采用建成節地、節肥、節藥的“三節”有機生產模式,打響了中國唯一的360度梯田景觀的品牌優勢。不僅如此,在2022年夏天,為解決當地稻米滯銷,打開何家巖村與市場的連接,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騰訊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為村發展實驗室和其品牌管理中心把何家巖的稻米搬上云端,實現了數字化稻米。遠在城市的人只需打開“何家巖云稻米”小程序,在線認養一塊稻田,農戶進行統一集中的管理與呵護,在收獲的季節將進行加工的稻米包裝,寄送至認養人即可。
該項目為遠離農村的人們提供了更多親近農耕的云體驗的同時,也通過實現線上認養銷售,有效地拓寬了村民增收致富的渠道。讓年年為產出優質稻米,卻只能堆積在庫的農戶逐漸喜上眉梢。數字化賦能鄉村不僅能夠縮小城鄉數字發展鴻溝,也讓花田鄉何家巖村實現了創新,邁上了奮進鄉村振興的堅實步伐,再次擦亮了“花田貢米”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