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雅仙,來自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穿巖峰影詩韻舞,戶外行者步云間”鄉村振興項目組,今天就由我來帶領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唐詩之路的故事吧!
一、浙東唐詩之路的形成背景
浙東地區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與濃厚的歷史人文沉淀,為浙東唐詩之路的形成提供了基礎。浙東諸地北靠杭州灣,南與東分別與會稽山、四明山相連,境內河湖交錯、江流縱橫,氣候溫潤,風景秀麗,自古以來就是文人墨客游覽勝地。西晉末年,北方士人避難江左,浙東山水為中原士人所重,他們為之感嘆,為之歌詠,帶來了北方文化和浙東文化的第一次大交流。
二、浙東唐詩之路的命名與確立
1991年,新昌學者竺岳兵提出了“唐詩之路”的概念。經過多次考證,1993年,中國唐代文學學會正式使用“浙東唐詩之路”這一名稱。從此,“浙東唐詩之路”作為中國文學史上的專用名詞被確定下來。
三、浙東唐詩之路的路線與景點
浙東唐詩之路以蕭山—柯橋—越城—上虞—嵊州—新昌—天臺—仙居(臨海)為主體,全長約200公里。它始自錢塘江邊的西興渡口,經蕭山到鑒湖,沿浙東運河至曹娥江,然后沿江而行入嵊州剡溪,經天姥山,最后抵天臺石梁飛瀑。這一路上,山水相映,風光旖旎,留下了無數詩人的足跡和詩篇。
四、雅莊村——我的家鄉!
從浙東唐詩之路這一文化瑰寶出發,我們不得不提及位于其精華地段的新昌雅莊村。這是一座隱匿在山水之間、充滿詩意與韻味的美麗鄉村,它不僅擁有令人陶醉的自然風光,更承載著深厚的唐詩文化底蘊。
浙東唐詩之路,作為一條以唐代詩人在浙東地區游歷的行跡為依托,將自然與人文資源緊密串聯的文化線路,自古以來就吸引著無數文人墨客前來探訪。這條路上,每一座山、每一條溪、每一片云都似乎承載著千年的詩意,而新昌雅莊村,便是這條文化線路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雅莊村位于穿巖十九峰腳下,依山傍水,景色秀麗。這里的山峰奇秀,云霧繚繞,清澈的溪水穿村而過,形成了“丹霞地貌”的獨特景觀。村莊四周的自然風光與穿巖十九峰景區的壯麗景色交相輝映,共同構成了一幅如詩如畫的美麗畫卷。
更重要的是,雅莊村與浙東唐詩之路有著不解之緣。唐代詩人們曾在這里駐足流連,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這些詩作不僅描繪了雅莊村的自然美景,更表達了詩人們對這里的深情厚誼。因此,雅莊村不僅是一處自然風光旖旎的勝地,更是一處充滿文化底蘊的詩歌故鄉。
如今,雅莊村在保留傳統風貌的同時,也積極融入現代元素,致力于鄉村振興和文體文旅產業的發展。村莊通過舉辦唐詩文化節、戶外越野挑戰賽等活動,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探訪和體驗。這些活動不僅讓游客們領略到了雅莊村的自然風光和唐詩文化,更讓大家感受到了這里獨特的魅力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