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師學子三下鄉——守護李吉元村,打造宜居宜業新村
時間:2023-09-12 關注:
商丘師范學院測繪與規劃學院赴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路河鎮李吉元村鄉村振興促進團于6月29日前往李吉元村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活動以利用專業知識對村落進行保護和規劃為主,在為地方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的同時提高實踐隊員們對傳統村落的保護意識。
此次活動采取了實地考察、系統介紹和問卷調查等方式,深入了解了該村的歷史文化,產業發展,并為該村的鄉村振興發展提出了幾點可行的措施。在李吉元村村支書的介紹下,實踐團隊詳細了解了該村的歷史文化以及發展現狀,參觀了香君墓、香君井、桃花林等多個場地,傾聽歷史故事,探尋深厚歷史底蘊和獨特民間藝術。
通過實地調查發現,李吉元村位于路河鎮南側,西側緊靠平原南路,北側有連霍高速,交通較為便利。村中道路不成系統,較為雜亂,通達性差;村內公共服務設施配套不足,建筑立面存在破敗損毀。在村內景觀方面,有環境較好的河流和林地,但道路綠化欠缺。
實踐隊員用問卷調查的方式收集了一百余份當地村民對生活環境的反饋以及村民的生活習慣。接著通過資料收集以及村民口述,對李香君文化進行深度解讀。同時實踐隊員們還跟隨村支書了解了近年來村莊的產業發展和生產工作。村支書表示:這些年來村莊發展越來越好,深刻感受到鄉村振興政策為村落帶來的巨大變化。
該村的歷史文化深厚,保留了香君墓、澆花井和一些傳統民俗,可以依托村莊的優勢資源發展鄉村休閑旅游,從宜居、理水、文化三方面入手,帶動村莊發展。以嚴格保護為前提,科學合理的發展旅游事業,推動呂河鎮的文化建設和綜合發展。將李吉元村打造成一個以文化體驗為引擎,農耕體驗為依托,古村落旅游為主體的歷史文化村落。
發展鄉村旅游,要積極發展新業態、新模式。結和游客需求,構建文化IP,打造文旅產業融合發展體系,以此推動全域產業發展。針對李吉元村的產業結構,團隊成員初步確定了以農業為依托,旅游業為支點的發展模式。首先要重視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加強對歷史建筑的保護修繕以及傳統民居的改造利用。其次要完善旅游配套設施,提升濱水景觀,打造古澗桃林景觀。同時打造文化標志,修護香君墓,提升周圍景觀綠化,深入挖掘桃花扇文化,設計相應的文化產品,以特色場地、特色文化、特色活動為三大載體,帶動村莊發展。
通過實地考察了解村莊發展的現狀,結合當地居民的具體意愿,實踐隊員們提出了村莊的人居環境整治計劃,包括村莊入口節點提升、道路綠化整治、香君墓遺址文化提升、村民廣場節點、胡同改造提升、建筑立面整治以及林下空間建設等方面。
實踐團成員發現,村莊的入口缺乏標志性和指向性,村莊入口節點提升有助于彰顯村莊文化。圍繞入口道路、村中心道路、沿河景觀帶為三條軸線;香君墓和澆花井為兩個核心統籌發展,布置村莊節點。村莊入口設計可以適當體現出桃花扇,香君愛情故事等元素,兩側建筑立面要進行翻新,可加以適當的彩畫做底;村莊道路也可設計一些綠廊通道。村莊的發展要點線面相結合,打造宜居宜業的生活環境。
李吉元村的有香君墓,澆花井,河流林地等較好的資源,可以開發濱水景區,設計香君墓的旅游節點,將各個景點串聯起來,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吸引更多客源,提升村莊的知名度。通過走訪調查和資料收集,實踐隊員們深入了解了香君的愛情故事并以此為主體設計了香君墓的具體布局。以她生活的柴草園為主,表現香君忠貞不渝、深明大義、不畏強權的高潔情操。
李吉元村鄉村振興以“置入多元業態,激發鄉村活力”為目標,傳承村落的歷史文化,煥發產業新活力,推進智慧農業科技鄉村。將李吉元村建設為田園文旅鄉村旅游地。
赴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路河鎮李吉元村鄉村振興促進團在參與村莊的改造與規劃的過程中,深切感受到了國家鄉村振興政策對基層村落的重大影響。實踐成員們紛紛表示:通過社會實踐活動的學習鍛煉,大學生將肩負起時代的重任,跟隨黨的領導砥礪前行。
作者:王琳燁 來源:商丘師范學院赴河南商丘市睢陽區路河鎮李吉元村鄉村振興促進團